-
曾晓雁
上海探真总设计师,工学博士,武汉光电国家实验室-激光与太赫兹技术功能实验副主任。曾教授是中国机械工程学会增材制造技术学会、表面工程学会常务理事,美国激光协会的理事会成员。作为激光先进制造技术领域的学术带头人,曾教授带领的团队在激光增材制造理论、工艺和装备等诸多方面取得了系列重要成果,至今已获得近70余项发明专利,近50%的专利已经在工程实际中得到应用。近年来,先后获得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一项,省部级一等奖一项,二等奖一项。
王泽敏
上海探真技术总监,工学博士,华中科技大学教授。主要研究领域为:激光选区熔化成形技术、激光直接成形技术、激光合成新材料。王教授先后主持和参与国家重大科学仪器设备开发专项任务、国家自然科学基金、国家“863”计划项目、教育部“长江学者和创新团队发展计划”、企业技术开发和军工课题等项目二十余项,发表论文40多篇,授权发明专利13项,实用新型12项,获得省科技进步一等奖2项。
-
李祥友
上海探真技术骨干,软件开发与规划负责人。工学博士。华中科技大学教授。主要研究领域为:激光先进制造系统集成与软件开发、激光探针光谱分析与检测(LIBS)技术、激光增材制造技术、激光微纳制备技术等。李教授先后主持或参与国家重大科学仪器设备开发专项任务课题、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、国家“863”高科技项目、国防项目以及来自国内大、中型企业的横向课题二十余项。曾获得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1项,省部级科技奖2项,发表论文50多篇,已经获得授权发明专利20多项,授权实用新型专利10多项。
朱海红
上海探真技术骨干,打印材料与工艺负责人。工学博士。华中科技大学教授,激光与太赫兹功能实验室党支部书记。主要研究领域为:激光增材制造技术理论和应用材料研究。朱教授主持完成了自然科学基金、若干国防、民口横向课题多项。作为主要成员参与完成了国防973、863项目;目前主持军口973项目的课题一项,主持国家自然科学基金、湖北省重点基金和校重点基金各一项。
武汉光电国家实验室是科技部于2003年11月批准筹建的第一批五个国家实验室之一。由教育部、湖北省和武汉市共建,其依托单位是华中科技大学。2006年11月,实验室顺利通过科技部的国家级实验室建设可行性论证。
实验室拥有近5亿元的固定资产及2亿多元的仪器设备。科研实力方面更是人才济济,现拥有双聘两院院士6名、973首席科学家2名、长江学者14名、国家杰出青年基金获得者5名等核心技术人才。
武汉光电国家实验室是国家科技创新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,也是“武汉·中国光谷”的核心科研机构。
实验室定位于,光电科学与技术的学科创新基地、光电领域高层次、复合型、创新性人才培养基地、光电领域国际交流与合作基地。实验室为推动民族光电产业进一步发展,提高我国光电产业国际竞争力提供强有力的科学和技术支撑。